“料要成材,材要成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奠基之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对其有这样的寄语。一个事实是,每年科研院所研发出来的新材料成百上千,但真正“成器”的材料却不足30%。大量的研发结果被束之高阁,或者仅仅转化为论文。
“应用始终是新材料产业的短板,其木桶效应严重妨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表示,“可喜的是,一些龙头企业正从应用开始破题。”
“领头羊”迈向高端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浙江引以为傲的新材料产业。横店东磁、宁波韵升和海宁天通三家上市公司,就占了全国磁性材料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不过,“浙江省磁性材料的应用领域偏中低档,量大利薄,价格仍然被国际巨头死死压着。”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磁性材料与先进装备事业部的博导闫阿儒,直指弊病。
本文来自123
“磁性材料更多的是为新能源产业做配套。比如现在对磁性材料在电动车里的电机应用研究很多,这属于高端应用,至今还未有很大突破。”闫阿儒称,技术瓶颈在于国产磁性材料性能无法达到欧美的稳定性标准,耐高温和抗腐蚀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这和整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有关,不过情况正在好转。”
记者在随后的调研中也发现,针对目前磁性材料量大利薄的现状,龙头企业已开始发力。
横店东磁和中国计量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铁氧体材料的研发上最近获得了突破,大大提高了东磁在国际磁性材料行业的竞争力。这是东磁集团出资1000万元与学院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果。副院长徐时清认为,大企业才有可能出这样的大手笔。大企业站得高才会看得远,对落后的技术水平才会有“切肤之痛”。以前企业一味追求“短平快”,这也是始终绕不开低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内容来自123456
记者了解到,在其他领域的新材料龙头企业,如富通集团、宁波广博纳米公司,都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有的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有的科研院所设置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共同寻找高端技术的突破口。
“在新材料产业,要有自己的技术创新,而不是从国外吸收技术再创新。”徐时清一再强调,模仿时代已经过去,国内的龙头企业如果依然“亦步亦趋”,只能不断被挤压生存空间,直至出局。
研发应用一手抓
“每年其实都有创新型小企业冒出来,但拿出一个科研成果容易,获得市场的口碑却很难。”宁波慈溪市经发局副局长虞展东告诉记者,这些小企业的成果“见光死”非常可惜,原因就在于懂市场、懂应用的人才太少,代价是企业的不断夭折。“在新材料产业,这一特性尤为明显,要依据市场变化对材料的特性不断加以挖掘,而不是成果出来就万事大吉。”
123,123
研发者和应用者在寻找交叉点。最近,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正大力推进让研究人员在企业长期挂职。院长崔平称,效果非常好,许多研究人员挂职结束后干脆留在了企业。
除了科研人员,企业老总也是研发应用的多面手。在新材料产业,兼产品研发者和设计者双职的老总屡见不鲜,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总陈成泗就是典型的例子。
陈成泗,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农民,却打破了国内超强聚乙烯纤维“零”记录。超强聚乙烯纤维是个“金娃娃”,和碳纤维、芳纶纤维合称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是军用市场的“宠儿”,防弹背心、头盔都离不开它,多年来技术一直被西方国家封锁。
“我有时是研发者,有时是设计者。”老陈告诉记者,产品研发完毕才是第一步,投放市场后,纤维的更新技术不能停,当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性能被发现后,又要快速设计出相应的产品,“两者相辅相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老陈正在培养徒弟,打造行业内的“黄埔军校”。
123456
“希望科研院所和企业能多办几个这样的黄埔军校。”虞展东称,既要懂产品性能,又要懂市场需求,还不能错过产品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这样的应用人才太少。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条“短腿”,正纷纷寻找契机合作,抱团出击。
跳出外企包围圈
“越来越多的国外巨头瞄准了中国新材料市场的潜力,开始重新调整布局。”记者调研时发现,不少外企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产品,逼得国内企业只好压低价格,削减利润以求市场。
而在杭州富阳,一家企业却跳出了外企的“包围圈”,成为行业内的老大。
如果不是赛艇行业的人,富阳飞鹰船艇有限公司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但如果谈起这家公司曾是雅典、北京奥运会指定用艇商,接下来正在赶制伦敦奥运会的新型赛艇,估计就要对它重新认识了。
123456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赛艇研发制造基地”的牌子就要花落富阳飞鹰船艇。它的秘密武器,就是用F16战斗机上的材料——预浸料作为赛艇的材料。“用碳纤维作赛艇?有,不过我们有更好的!”飞鹰船艇公司副总熊樟法笑眯眯地告诉记者,这是中国首家应用预浸料做赛艇的公司,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
预浸料的好处说不完。它的性能更稳定,可设计性更强,且因其是干式材料,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染。“但用预浸料做赛艇要求很高,最起码工艺要配套。”为此,飞鹰船艇摒弃了好几个传统工艺,在前国际赛联器材委员会主席克劳斯的指导下,终于成功地把战斗机上的材料给“嫁接”了过去。这一变化,成就了飞鹰船艇从“大”转“强”。
看赛艇比赛的人都知道,德国是世界头号强队。成绩好坏与赛艇有着莫大的关系,诸如奥运会这类重要的比赛,世界强队会不远万里带着最好的赛艇而来。“北京奥运会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德国队没有带本国的赛艇,而是到现场用了我们的赛艇。”熊樟法说,世界上最强的队都在用中国赛艇,毫无疑问传递出一个信息,中国的赛艇,性能已经超过了世界其他造艇强国。
本文来自123
飞鹰船艇公司里,有一块“国际赛艇制造龙头企业”的匾额。这是国际赛联颁发的,也是对飞鹰已居世界第一的赛艇产量、规模和品种作出的肯定。“唯一受限的是预浸料国内没有原料,需要向美国进口。”熊樟法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目前美国已经在限制预浸料的出口,“总有一天,中国会有自己的预浸料,甚至是比它更好的造艇材料。”(陈文文、孙云东、赵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