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碳纤维手机壳 碳纤维手机套 凯夫拉手机壳 凯芙拉手机壳
1 我国碳纤维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上海、吉林、辽源、兰州、太原等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CF)研制单位,先后完成了碳纤维的小试研究,建成了大同小异的碳纤维中试生产线,产品性能达到中强水平(抗张强度>1764N/mm2,模量>20N/mm2)。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近10年的努力,能够生产高强l型(抗张强度>2450N/mm2,模量>24N/mm2),高强Ⅱ型(抗张强度>2940N/mm2,模量>20N/mm2)。个别厂还能生产石墨纤维(抗张强度>1960N/mm2,模量>30N/mm2)。
由于长期来我国碳纤维均为军工及尖端技术服务,研制单位有限,只是小批量生产,其单位不会走出去推广应用,同时碳纤维的售价又很高,从而阻碍了碳纤维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我国碳纤维的工业化初具规模是在1985年,由国家科委出面,吉化公司从英国RK公司引进了一条年生产能力100t的碳纤维生产装置,并并工投产。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发展缓慢。
2 中国台湾碳纤维发展状况
20世纪90年代,对于亚洲地区而言,除日本外,我国台湾省是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重要生产和使用地区。台湾有关碳纤维的发展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逢甲大学开始碳纤维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Kwang—Nan公司生产制造体育用品,如网球拍、钓鱼竿、滑雪橇和自行车部件,因此台湾具有“碳纤维(CP)运动器材王国”之称。但台湾没有生产碳纤维的能力,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拥有从聚丙烯腈的聚合和纺丝到碳纤维的制备这项技术,有能力向当地市场供应碳纤维。也就是说碳纤维自给率越来越大。如台湾塑胶公司已经可提供碳纤维粗纱和碳纤维预制片的产品,供应给球拍制造厂商和高尔夫俱乐部,并提高用于航天工业的碳纤维的模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一直从事碳纤维研究的逢甲大学,于2003年由柯泽豪教授研发出杀菌效果特高的活性碳纤维,杀菌率在99.99%以上。 123,123
3 国外的碳纤维发展状况
日本是PAN基碳纤维的发源地,是碳纤维生产和应用大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伴随着碳纤维问世的同时,
日本的碳素公司就实现了通用型PAN基碳纤维的工业化生产。因为其起步较早,加上研究的又较深人,因此碳纤维的技术一直遥遥领先。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超高强度碳纤维、中空碳纤维、气相生长线型和卷绕纤维及一种用于电池中的高电导碳纤维等新型碳纤维进行研究。现已制得强度达3820MPa,弹性模量230GPa的超高强度碳纤维;尺寸为l~3nm,直径3~12nm的中空碳纤维,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由东丽公司生产制得的碳纤维织物,其单位质量为l12g/m2,
在碳化工序中,经向和纬向的收缩率都为16%,即具有良好尺寸稳定性可用于生产高电导率织物的碳纤维;东邦公司制成了低微毛碳纤维短丝网及其PAN基(非织造布)原丝和制备,该原丝满足氧键含量10%~17%,纤维长度25~65mm,厚度0.2~4.0mm,织物的单位质量为50~420g/m2,磷含量3×10-7-2.5×10-6,微毛≤1.0mg/g,采用渗碳XRD测定结晶尺寸为1.3~3.5mm。该碳纤维网一般用于隔热体、隔地和绝缘体上。
本文来自123